校园生活
孩子给的感悟
中午跟娃一块吃饭时,儿子向我讨要了他这周的零花钱,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娘俩一块出门,我坐车去上班,娃步行去上学。我们一起走到车站,娃和我说再见之后就穿过十字朝学校的方向走去。出于母亲的本能和关心,我站在马路这面一直目送着儿子的身影,突然我发现儿子走到要去学校的丁字路口,没有拐向学校方向而是直行走向对面的街道。我马上就有些小紧张:“这小家伙该不会背着我去买不让他买的冷饮、还是漫画书?还是去干别的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不由自主的,站在这面的我就往他走去的方向跟去,在对面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视线里,看不到他我心里面又着急又紧张,害怕这害怕那,只能努力的睁大眼睛连眨都不敢眨的搜寻儿子的身影。过了不到三分钟,儿子终于又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手里多了一本书,而且还边翻看着边往学校走。第一反应告诉我,他肯定买的是本漫画书,因为儿子一直喜欢看诸如《漫画part》、《爆笑校园》、《豌豆》《阿衰》等这些漫画书,由于他现在眼睛已近视,而这些漫画书上的字体又都太小,阅读起来太费眼睛,我和他爸都不止一次的禁止他买这样的书,因此,儿子最近确实不太买这些书了。但不买书不代表着他真的不想看这些书,今天的行为是不是意味着,他一直都背着我们做我们不允许做的而他又很喜欢的事。想到这儿,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孩子的这种行为不是我想看到的,自认为还懂一点教育理论的我也从来没想到我的孩子应该是这个样子;自责自己身为教师却没有教育好孩子;后悔没有多研究研究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又反省自己是不是把孩子管得太严了,使他只能在背后去做他喜欢的事……整个下午我心里都不是滋味,干什么也都是心不在焉。思来想去也没理出个头绪,最后决定,不管儿子买的什么书,我们不管也不问,还是顺其自然吧。
下午下班回到家,儿子已先一步到家,我刚打开门,儿子就从客厅跳到门口,手里高高地举着一本最新的《读者》站在我面前,脸上漾着自豪得意的笑容。这一幕让我在一瞬间恍然大悟:原来,儿子偷偷地去买的书是我最喜欢的、每期必买的杂志《读者》!他之所以不让我知道就是为了要给我个惊喜,我不禁抱起儿子亲了又亲。好像是从去年开始,我喜欢看的《读者》每一期都是儿子在发行的第一时间买给我,而每一次他买回书之后都是以今天这种方式送我,我这才想起昨晚我们一家出去买东西时,儿子从报刊亭得到的回话:明天新《读者》就到货了。但这件事我今天倒扎扎实实的给忘了,儿子却牢牢地记在心里。拿着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新《读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可爱的儿子虽然今年已经长成个12岁的小伙子了,但他还是个孩子,他做事只是出于本真和善良,并没夹杂其他的私心杂念,也并不像我们成人,一般通过深思熟虑之后再决定要不要做某件事。但我这个做母亲的之前却要那样去想自己的孩子,而且只往坏的方面想,不但要强迫自己往不好的方向想,而且还要联想到更不好的后果,并且还要很武断地否定自己的教育方式。
我们做大人的由于饱经世故,总是在不经意间用自己的逻辑去推理孩子的心理。岂不知孩子的言行在许多的时候都被大人误解、打压,甚至扼杀了他们宝贵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有些时候与孩子相比,大人是复杂的、孩子是简单的;大人是多变的、孩子是单纯的;大人是虚伪的、孩子是磊落的;大人是狭隘的、孩子是大度的。从这件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无狭隘。我们今天做父母的往往会经常忽视自家孩子带给自己的感悟和教育,也真应该学习自己孩子身上闪光点,以不断的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的教育观。最后我最想告诫自己的一句是:批评儿子之前,请先冷静五分钟。所谓的“教学相长”不仅仅适用于教师和学生,也同样适用于家长和孩子。 (马少毅)